一位老区农民的红色文学梦

栏目:宝坻老区活动 发布时间:2013-11-19 浏览量: 1136
分享到:

一位老区农民的红色文学梦
本报记者 付殿贵 通讯员 王宗征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5万余字的长篇小说《运河之子》,出自革命老区一位农民文学爱好者之手。他从小酷爱文学,随着小说梦的成真,他又将这部长篇小说改编成了一部30余万字的3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

         今年61岁的李峰在蓟运河畔长大,抗日战争时期,蓟运河畔发生过的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发了从上小学时就喜爱写作的李峰,他要用自己的笔来描述这些故事。孩童时,李峰就非常喜欢听村里的老人讲抗日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宝坻老区的人和事,在李峰的脑海里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李峰了解到,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宝坻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党和人民军队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流经冀东宝坻一带的蓟运河,则是6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比较猖獗的地带,也是冀东敌后抗日武装打鬼子、锄汉奸的重要活动区。上世纪70年代初,中学毕业的李峰,对宝坻老区抗日斗争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好奇。那时候,他总好缠着村里的老人,请他们回忆当年日本鬼子在宝坻作恶多端和八路军抗日锄奸的故事,他不光是一个忠实的听众,还常提笔把老人们讲的故事记录在小本子上。有了这样的历史积累,再加上李峰读了许多抗日文学作品,他产生了用文学写老区的想法,“红色文学梦”在他的心中渐渐地形成了。

           在这个梦想的驱动下,李峰对蓟运河畔的老区村多次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了许多老区群众,搜集和掌握了大量的老区抗日斗争的素材,相继记了记了三十多个本的笔记,宝坻老区许多抗日英雄人物及日军头目、汉奸头子等“反面人物”的形象在他的脑海里进入了构思。“写老区,为老区立传”,李峰把他的愿望变成了行动。他就是要把老区的“历史富矿”变成“文学金矿”,用笔来描述当年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蓟运河沿岸的宝坻、蓟县和玉田等冀东一带犯下的罪行,讴歌抗日军民英勇不屈的抗日故事,刻画每一个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写一部像《敌后武工队》、《烈火金钢》和《苦菜花》般描写抗日斗争血与火经历的文学作品,用以告慰抗日烈士,并启迪后人。

           一个农民,要写成一部长篇小说,谈何容易?然而,倔强的李峰,凭着一腔热情和顽强毅力,不仅投入了长篇小说《运河之子》的写作,而且一写就是30多年。

           上世纪80年代,李峰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光责任田要带头种,农闲时节他还到北京郊区的建筑工地打过工,后来又在宝坻城里租赁了一个小门脸,干起了卖土产的生意。尽管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长篇小说的写作,白天没时间写,就在晚上写,像“愚公移山”一样,锲而不舍。想到当年自己在北京郊区建筑工地工棚里借着昏暗的灯光,抢在工友们睡觉前写上一两段的情景,李峰自然忘不了那份苦涩,可那时他就像着了魔,抱定一个目标:不把长篇小说写成决不罢休。随着岁月的流逝,李峰的长篇小说手稿渐渐地变厚,一部3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初稿终于在2008年早春时节完成了。在仔细斟酌后,李峰带着那沉甸甸的手稿去投奔出版社。

           《运河之子》这部出自一位老区农民之手的长篇小说,以其严谨的构思和曲折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对革命老区所倾注的真情实感,打动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们,也感动了天津著名作家李治邦、南开大学教授苏纪迅。在编辑和专家的指点下,李峰对《运河之子》做了进一步修改,并经过编辑和专家的精心润色后,列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出版计划。2009年1月,李峰的小说梦终于在他58岁时变成了现实。手捧着百花文艺出版社寄来的散发墨香的《运河之子》的样书,李峰激动得哭了。

           然而,怀揣“红色文学梦”的李峰,并没有陶醉于一部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功,而是决心继续写下去。近年来,他写的几篇短篇抗日文学作品相继在宝坻区内文学刊物上发表。继而,他还萌生了以自己的长篇小说《运河之子》为蓝本,创作一部抗日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并使剧本早日拍摄成电视连续剧的愿望,也就是李峰自己所说的戏剧梦,而在李峰心中,这个戏剧梦,比他的小说梦还要强烈。

           为了写好这部剧本,他白天忙于打理城里的小生意,将星斗之夜变成了他的“创作时间”,他潜心构思,细心阅读了大量的电视文学剧本的成功之作,刻苦摸索电视文学剧本创作的套路和手法。在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后,他从今年初正式投入了电视文学剧本《运河魂》的写作。李峰写作剧本也是“夜战”,几乎每天写到凌晨一两点钟,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夜猫子”。写作中饱受了若干艰辛,克服了许多困难,但他硬是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花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在今年8月上旬,完成了30余万字、共36集的电视连续剧剧本《运河魂》的初稿。他请人用电脑把这部剧本的手稿打印成了印刷体文字。抚摸着这个厚厚的铅字剧本,李峰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已届花甲之年的李峰,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他的电视文学剧本《运河魂》拍摄成一部电视连续剧, 尽早搬上荧屏,而且希望这部电视连续剧成为一部生动反映革命老区历史和弘扬老区革命精神的红色正剧。但是,李峰深知,要想圆上自己的这个戏剧梦,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况且他感到,光靠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微薄之力,恐怕是难以梦想成的。然而,这位倔强而执着的农民作者,为实现自己的这个“戏剧梦”, 正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苦苦求索和努力争取着。

       下图 李峰正在进行文学创作。 王宗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