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镇里的“沙发业”

栏目:宝坻老区活动 发布时间:2014-05-23 浏览量: 1038
分享到:

老区镇里的“沙发业”

  

                       王宗征

  

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一句口头禅在当时本市宝坻老区方家庄乡流传开来,这句口头禅就是“要发家,打沙发”。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宝坻也已在十几年前就已“撤县设区”,方家庄“乡”也成“镇”了,但是那句口头禅依然在方家庄镇流传,而且它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发初期的宝坻农村,涌动着“谁发家,谁光荣”的新潮,但土里刨食吃的农民,靠什么发家呢?一些有心计的庄稼汉便开始寻找“发家致富”的机会和途径。当时,作为老区乡镇的方家庄乡,几个曾经是木匠的手艺人,便悄然地走上“学做沙发来赚钱”的致富路。

三十年前,沙发在农村还是稀罕物,就是在城市也不多见,农民看到沙发,主要是从村里放电影的“新闻简报”或电影故事片里看到的,至于“坐沙发”,对于那时的农村人来说,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可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初宝坻老区方家庄乡偏偏有几个农民率先打起了“打沙发,来发家”的主意呢?

当年,这个乡的几位农民,除了有做木工活的手艺和在家乡做木匠活的经历外,他们还冒冒失失地来到天津、唐山等大城市的郊区乃至市区做些木匠活,赚些工钱来贴补家用。在到大城市“打工”过程中,他们从城市少数居民家中见到了陈旧简易的沙发,并怀着“好奇”心理,与沙发的主人聊起沙发的事情,聊天中发现城市人对于“沙发”这类家具却有新需求,只是当时制作和销售沙发的太少,购买起来很不方便。孰想这样一个现在看似平常的“商业信息”,竟激发了那几个手艺人的致富灵感。回到农村老家,他们鬼使神差般地打起了“仿制沙发,用自行车驮到城里去卖”的主意。

这几个手艺人最初“打沙发”,就是按照他们在大城市少数居民家中见到的沙发实物和从电影里看到的沙发样子,加上在大城市“打工”时对沙发构造的咨询以及他们自己的“合理想象”,试着进行“仿制”。对于他们“仿制沙发”的做法,当时家乡好多人并不怎么理解,甚至认为“泥腿子做沙发,简直是瞎胡闹,仿制出来,‘四不像’,肯定卖不出去”。面对冷嘲热讽,他们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铁了心,经过精心“仿制”,终于获得成功,并用自行车驮着沙发,首先到天津或唐山的市郊去卖。那时,天津或唐山市近郊区的居民多是菜农,手头比较富裕,也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欲望,而“沙发”作为一种“新式家具”,就吸引了他们。几个手艺人的第一批“沙发仿制品”,相当抢手,他们暗自庆幸:仿制沙发不光赚到钱,还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商机和希望。于是,他们变得 “得寸进尺”起来,把“卖沙发 ”的主意打到了大城市的市区,尽管仍是用自行车驮着沙发,走街串巷零售,但赚到的钱更多,而且是地道的城里人的钱。由此起步,方家庄乡的家具制作和经营发生了“连锁反应”,“沙发制售”的星火逐渐呈现燎原之势,一个新兴的而且能够带动农民致富的产业在方家庄乡乃至宝坻农村发展起来,当初短短几年间,一些农户因为做沙发生意成为闻名乡里的富裕户,“万元户”、“数万元户”乃至“十万元户”相继出现,一时间“要发家,打沙发”不仅成为流行语,而且形成致富热潮,方家庄乡也因此赢得“沙发之乡”的美誉。

宝坻区方家庄镇依靠沙发业走向富裕的农户,回想起当年靠打沙发致富的经历,那份自豪之情依然溢于言表。如果说最初一、二年方家庄乡农民“打沙发”,主要靠仿制,沙发造型和款式简易单调,质量也很一般,而且加工规模小、小作坊式纯手工制作、沙发“运输”多靠自行车、销售只是走零售,实属“一家一户,小打小闹”,那么,经过三十余年的打拼和发展,方家庄镇沙发业已经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其制作手段已达到高度机械化、产品造型和款式呈现多样化、艺术化和新潮化,成为雄踞一方的主导产业,镇内大小沙发厂达200余家,直接或间接从事沙发加工的农民达1万余人,30余位农民出身的沙发厂老板成为当地沙发制造业的领军人物,“方家庄沙发”享誉国内外,而在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建厂打沙发或从事沙发经销生意的方家庄镇农民也已达到1000多人。这个镇不仅村村有沙发厂,还规划建成了沙发产业园,该镇规模性沙发厂生产的新款系列产品不仅销往大半个中国,而且出口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多个国家或地区。

经过30年的历练和积累,方家庄镇的沙发制造业已经形成一个加工、款式设计、产品研发、辅料生产、产品营销等多个链条相衔接的“产业链”。“沙发文化”已经成方家庄镇的一块亮丽的“金招牌”。该镇沙发业发展到今天,如果再说“要发家,打沙发”这句活,似乎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可“打沙发”不仅在这里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成就了老区镇农民的致富梦想,而且成为天津家具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并正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201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