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蓟县(现蓟州区)抗日武装大暴动

栏目:蓟州老区活动 发布时间:2017-05-31 浏览量: 5451
分享到:

党领导蓟县(现蓟州区)抗日武装大暴动

一九三八年七月,我党领导和发动的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暴动,是我党在抗战初期谱写的一曲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壮丽凯歌。以蓟县(现蓟州区)为中心的冀东西部地区是这次大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山是这次暴动的中心之一。这次武装斗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冀东的反动统治,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为及早建立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在冀东西部创建盘山抗日根据地,配合全面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冀东自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的时候起,冀东二十二个县实际上已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汉奸政府横行霸道,盗匪四起,流氓地痞助纣为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蓟县人民早在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时就开始了抗日斗争。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地处敌后的蓟县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奋起反抗,才是唯一出路。党的抗日主张日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不但穷苦百姓跟党抗日,多数上层人物也一改以前的观望态度转向抗日。“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打倒日本侵略者”,已成为全县人民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时,几经严重挫折的蓟县党组织在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形势下,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李子光在京东特委的领导下,组建了新的县委,并担任书记。党组织排除“左”的影响,先后发展了一大批抗日积极分子,特别是知识分子入党,全县党员达一百三十余人。这些党员有的以教书、行医为名,有的以做工、跑买卖作掩护,到处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组织发动群众起来斗争。一场全县规模的抗日风暴即将到来。

一、蓟县抗日武装大暴动的准备和县委千像寺会议

七七事变后不久,蓟县县委在冀热边特委的领导下,开始了抗日武装大暴动的组织发动和武装准备工作。主要组织形式就是建立“抗日救国会”。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二日(农历九月初九—登高节),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张筱蓬、卜荣久、王少奇、徐智甫、王磊、铁华等同志以登山为名,在城南翠屏山秘密举行会议。根据上级指示,提出了当前党的工作重心:加强宣传动员,积极组织力量,准备武装暴动。会议决定在全县各地建立抗日救国会,以动员、争取各阶层人民组织起来一致抗日。会后,各地党组织很快以原来的党小组、反帝同盟小组、抗日救亡小组为基础,吸收抗日积极分子组建救国会。

为了组织暴动队伍,救国会首先以日军在中国的侵略暴行、东北和冀东人民的悲惨遭遇、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上的胜利消息和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内容,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教书为职业的救国会会员通过教学、办夜校的形式教育学生、宣传群众;农村中的会员则通过串亲访友、赶集上店、街谈巷议、农闲聊天等方式进行宣传。广大群众在救国会的旗帜下逐步觉悟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纷纷表示“坚决抗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一大批抗日积极分子涌现出来,迫切要求参加救国会,救国会组织不断扩大,会员不断增多。以太平庄士绅张翠斋、下埝头地主周树藩为首的一些农村上层人士也坚决响应党的抗日主张,秘密参加救国会,并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为抗日做工作。

救国会还努力争取民团武装,参加抗日武装斗争。自一九二八年以后,蓟县以民团为主的地主武装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规定,每五十亩地必须买枪一支,小农户两、三家买一支。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以后这部分武装曾一度为其“防共”、“自治”服务。但七七事变后,民心转向抗战,这些武装反而引起了敌伪的严重不安。汉奸政府总想解除这些民间武装。而这部分武装对我党即将发动的武装抗日大暴动来说,则是一个重要的武装来源。围绕这部分武装,敌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一九三七年冬,汉奸政府发觉了二区、七区一带的抗日活动,下令收缴民团枪支。县委获悉后,指示各地救国会揭露敌人的收枪阴谋,动员群众反对收枪,结果敌人收枪计划不了了之。反收枪斗争的胜利有效地防止了民团武装落入敌人之手,保护了武装暴动的武器来源。

为了争取民团武装抗日,县委号召广大党员和救国会会员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对民团上层人士开展深入细致的统一战线工作。李子光、王崇实等县委领导亲自登门拜访了一区民团团总秦化南和旧军人商香阁、三区民团团总王景轩等人,晓以民族大义,共商抗日大计。二区太平庄救国会负责人徐智甫、刘力生争取了二区六甲民团团总夏德元;二区州河南救国会负责人廖益之、周华庭等争取了二区九甲民团队长赵合、十三甲民团队长刘汉英;卜静安、李友梅争取了五区民团团总胡香圃和绿林式人物马子聪;七区救国会的郝希武利用与该区民团团总张继尧的姑表亲关系将其争取。这些人大部分带过兵、打过仗,有些军事素养和常识,他们的被争取不但为暴动提供了武装力量,而且也准备了军事人才。

根据冀热边特委关于全面发动抗日武装大暴动的指示和蓟县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县委于一九三八年四月四日在盘山千像寺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创了蓟县抗日武装大暴动的新局面。李子光、王崇实、卜荣久、王少奇、徐智甫、陈富轩、贾铁林、商香阁、铁华、卜静安、王坤载、王景轩等十八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救国会工作,肯定了所取得的重大成绩,并为实现武装暴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议。会议决定进一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积极发展救国会员,争取民团武装和进步士绅,准备暴动。为加强对各地救国会的统一领导,会上成立了蓟县抗日救国总会。总会主任卜荣久,宣传部长王少奇,组织部长王坤载,武装部长李子光。总会下设分会,分会下设支会,支会下设小组。对全面争取民团武装也做了具体分工。会议宣布了河北省委决定,由王崇实担任县委书记,李子光专门负责军事工作。

千像寺会议后,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救国会在农村迅速发展壮大。在二区,以州河为界建立了两个分会。州河北以徐智甫为负责人的分会发展到东起遵化县境内的石门、夏庄、鹿角河一带,西至二区池庄子、潘庄子、穿芳峪一带的各个角落。州河南以张筱蓬、廖益之为负责人的分会发展到西起十百户、清池,东到头百户、金庄子的广大地域,共组建了十一个支会。在一区,卜荣久、王少奇领导的会员遍及城南、城北的十几个村庄。在七区,白砥中、郝希武领导的分会以下仓为中心扩展到蓟玉宝三县交界的大片地区。三、四、五、六区的救国会亦有很大发展。这些农村会员大多苦大仇深,是抗日的中坚力量。

以小学教员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纷纷投身抗日。地下党员王济川在龙山学校和道古峪分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发展了五十多人参加救国会。以张子丰为校长的龙王庙完小的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在救国会的领导下秘密组织起来。蓟县唯一的中等学校—简师,校长李化度、教师李维廉和学生于明文、卜淑英、廖永平、张玺荣、崔兰英等十余人参加了抗日救国会。其余各地小学教员,也有一部分参加了抗日救国会组织。一些商会职员、医生等知识分子也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抗日道路。这些知识分子为蓟县武装暴动的组织发动发挥了重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二、八路军四纵挺进冀东与马伸桥事变

一九三八年二月,八路军总部奉晋察冀军区之命,由政委邓华率新编第三团辖三千余人组成支队,进军平西。三月,抵平西斋堂。五月中旬,根据朱德、彭德怀电令,原活动在晋西北的宋时轮支队辖二千余人也调到斋堂,与邓华支队合编成八路军第四纵队。宋任司令员,邓任政委。

为了配合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暴动,一九三八年六月初,四纵兵分两路陆续从驻地出发:一路由宋率三十四大队、三十六大队、骑兵大队和独立营,从南口至北平之间过平绥铁路;一路由邓率三十三大队、三十一大队,从八达岭至康庄之间过平绥铁路,分头向冀东挺进。沿途攻克昌平、延庆、永宁、兴隆等县县城,取得了很大胜利。中旬,四纵一部到达蓟县北部边境的靠山集、将军关、下营一带。喜讯不翼而飞,人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抗日激情大增。与此相反,日为汉奸一扫平时的威风,躲进城里,惶惶不可终日。一些伪军政人员开始向抗日组织靠拢以求出路。在这种形势下,各地暴动的准备工作几乎是公开进行了。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蓟县县委着力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各地普遍进行建立抗日救国会组织的宣传发动。大部分士绅、敌伪人员能够认清形势,以民族大义、不做亡国奴为重,愿意出钱、出枪抗日。有些人还动员亲朋好友加入抗日队伍。

具有爱国精神的六甲民团团总夏德元、九甲民团队长赵合,经我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在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坚定了抗日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在敌伪工作期间,他俩一面应付敌人,一面为我方提供密报。这些行为引起了敌人的注意。

一九三八年七月初,四纵进驻下营北部山区一带,汉奸政府慌忙下令各区民团赶到长城各口,堵截四纵南下,并对各地抗日活动实行严厉镇压。

就在各区民团赶赴长城各口布防时,经过日本训练的汉奸、二区伪警察分局局长王术森发觉了六甲民团团总夏德元、九甲民团队长赵合的抗日活动。他立即命令两甲民团从前线撤回待命,阴谋解除民团武装,欲将夏、赵二人拘押审讯,达到破坏我抗日组织的目的。夏德元、赵合接到命令后,看出事情蹊跷,当夜找到二区救国会负责人徐智甫、廖益之商议对策。大家一致认为,事情已到紧急关头,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只要风头不对,就先下手为强,打死敌人,宣布起义。

六月二十日晨,夏德元、赵合带两甲民团返回分局所在地马伸桥镇。夏带队在局外“恭候”,以防不测。赵合一人进局“请示”任务。此时,王术森正与县伪警察局局长郭永年通电话。当他说到“民团不可靠……”时,见赵合走进院内,便迅速放下电话去摸腰间手枪。赵见势头不妙,立即开枪,隔窗将王术森打死。户籍警察刚要动手,又被赵一枪打倒。听到枪声,门外两甲民团蜂涌而入,大喊:“不许动!交枪不杀!”其他八名伪警乖乖缴械投降。夏、赵当即集合民团队伍,宣布起义抗日。

六、九甲民团二百余人,在夏德元、赵合的率领下,首先砸毁了设在马伸桥镇的白面馆,打死了白面馆掌柜、充当日本特务的朝鲜浪人大金、二金。这时,从兴隆县倒流水金矿开来一辆日本小汽车,夏、赵命令部下关好城门,全力围堵。结果将车内日方华北矿业公司经理铃木隆方及其两名随行人员俘获。押解途中,他们伺机逃跑,被就地处死。不多时,附近九庄一镇一片欢腾,人们奔走相告,传送民团起义和打死敌人的胜利喜讯。

马伸桥事变的发生及结局,充分显示了蓟县人民的抗日勇气、智慧和力量,显示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威力,证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对全县以至冀东西部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一个极大鼓舞。

三、抗日暴动队伍的兴起和发展

一九三八年七月五日,县委在三区塔院村北栗树沟召开紧急会议。李子光、王崇实、卜荣久、王少奇、徐智甫、白砥中、马力、苏、铁华等人出席会议。冀热边特委丁振军同志传达了特委田家湾会议决定,“确定七月十六日全冀东举行统一大暴动,拟定蓟县暴动队伍为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会议决定商香阁任总队长,王崇实任政治主任。会议责成卜荣久、王少奇从速准备关防印信、红蓝臂章、命令布告、收枪收据、标语传单、医疗药品等项事宜。

但是,形势的发展大大超出原来的预料。一方面,由于八路军四纵的到来,人民已经亟不可待,冀东各地暴动已经兴起。另一方面,马伸桥事变后,敌人已察觉到我将有大规模举动,正下令收枪,谋划镇压。而且青纱帐已经起来,暴动条件也已成熟。县委遂于七月上旬末在盘山天成寺和城南板桥村两次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立即发起暴动。一场震撼燕山蓟水的革命风暴终于到来了。

七月十四日,在邦均首先打响了冀东西部武装暴动的第一枪。是日,李子光、王景轩、苏在盘山脚下塔院村召集三区救国会骨干会议,研究部署攻打邦均伪警察分局的作战方案。当日夜,王景轩、苏率队携手枪两支、步枪六支、手榴弹十余枚向邦均镇进发。途中,他们和平解决了设在大孙各庄村的戒毒所,获大枪六支。尔后,直奔伪警察分局。经过短兵相接的战斗,毙伪警一名,伤五人,俘三十余人,缴枪三十二支,子弹七千余发,电话机一部,我无一伤亡。次日晨,暴动队伍凯旋盘山千像寺,县委领导李子光等迎接祝贺。随即县委命名这支暴动队伍为蓟县抗联三区队,任命王景轩为区队长,冀扶朽为政治主任,苏为参谋长。区队下设三个大队、一个骑兵队。一大队长白崇武、二大队长白老四、三大队长张克增、骑兵队长纪凯。

在邦均暴动的同时,七区白砥中、郝希武、王楫等人经过一天的紧张准备工作,于当夜率救国会员及民团六十余人,兵分两路,冒雨行动。一路由白砥中、郝希武率领,进攻驻下仓镇的伪保安分队。在爱国队员陈雷、崔俊文的内应下,很快解决战斗,保安分队二十余人全部缴械,当即枪决了汉奸何队长。另一路由王楫率领,攻打瞿阝保甲所,也很快取胜,该所民团大部起义。次日,根据群众要求,公开处决了汉奸李永贵,人心大快。下仓暴动胜利后,暴动队伍立即以各甲民团为基础组建了四个大队,一个特务连。广大青年农民纷纷入伍,半月之内队伍即发展到一千五百人左右。

在二区,以龙山为中心的多支暴动队伍相继兴起。七月十四日,刘卓群参加板桥会议后回到龙山学校,立即向党员和救国会员传达了会议决定。次日即以太平庄的救国会员、完全小学师生和六甲民团骨干为基础组建了蓟县抗联第十六总队。刘卓群任总队长、夏德元任副总队长、李子光任政治主任、徐智甫任副主任。十六总队建立后,二区州河南一带起而响应,廖广荣、王梦龙以四百户、五百户等村的救国会员为骨干,组建了十七总队,计一百余人。廖广荣为总队长,王梦龙为政治主任。这支队伍很快与十六总队合编。十六总队在发展壮大中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总队下设三个大队、一个特务队。一大队长马荣贵、二大队长林宝祥、三大队长刘云丰、特务队长杨一晨。七月十八日,二区龙山学校校长王济川、龙王庙小学校长张子丰、教员王磊、王恕吾等人在溯河村龙王庙小学拉起队伍,宣布抗日,成立蓟县抗联十八总队。与此同时,清池村刘汉英带二百人枪起义,加入十八总队。接着张筱蓬、廖益之在八百户、九百户、杨家套、史各庄、十百户等村拉起救国会员一百五十余人参加十八总队。不久,十三甲甲长周树藩、民团队长赵殿甲带百余人枪加入十八总队。上级任命王济川为总队长、周树藩为副总队长、张子丰为参谋长、王磊为政治主任、张筱蓬负责党的工作。总队下设四个大队,由刘汉英、赵殿甲、刘尽忠等分别担任各队队长。王恕吾、廖益之分别担任一、二大队教导员。

在县城所在地一区,王崇实、卜荣久、王少奇、商香阁以城内简师和第一高小的进步师生及城南、城北一带的救国会员为骨干组建了抗日联军第五总队,由商香阁任总队长、王崇实任政治主任。为避开县城,商香阁带一部转向四、五区,收枪扩军。王崇实带一部向一、六区发展。王崇实部在别山一带与下仓暴动队伍汇合,军威大振。两部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第五总队军事委员会,然后向玉田县发展。

在邦均暴动的第二天,卜静安、李友梅、胡香圃立即在上仓组织救国会员和民团发起暴动,占领敌五区伪警察分局。而后,通知各保、甲长及民团队长到分局开会,动员大家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起来抗日。几天功夫,就组建了有几百人参加的抗日队伍。这支队伍,由胡香圃任总队长,卜静安任副总队长,李友梅任政治主任。总队下辖三个大队,一个特务队。

在四区,王学黎、高才以救国会员为骨干,争取抗日民团,拉起了五十余人的抗日队伍。这支队伍后来与第五总队合编。

除我党直接发动和领导的抗日队伍外,五区保董张翠辞、四区保董刘汝詹、二区民团队长吕九洲也拉起民团队伍抗日。

蓟县各路暴动队伍兴起后,立即按县委部署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收枪扩军运动。暴动队伍所到之处,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大力支持。他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各个争先。农民献粮,商会捐款,慰劳队伍,支援前线。各路抗联迅速发展壮大,三区队发展到七百余人,十六总队发展到一千五百余人,十八总队发展到一千多人,五总队商香阁部达四百人,王崇实部达一千七百人,胡香圃、卜静安、李友梅部发展到七百多人。全县约计有万人参加了抗日暴动。

在暴动队伍的强大攻势面前,各地敌伪政权纷纷瓦解,大批伪军、警及伪职人员倒戈起义,加入暴动队伍。驻当地的日军一时恐慌万状,汉奸特务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往县城龟缩不出。除县城以外,广大镇村都成了抗日人民的天下。

四、蓟县城的攻克和抗联队伍反围剿的斗争

一九三八年七月十九日,我八路军四纵攻克平谷县城后,司令员宋时轮指示民运部长王巍与蓟县抗联负责人李子光,研究攻打蓟县县城问题。要求暴动队伍配合四纵攻城。

李子光回县后,立即按宋时轮指示布置各路队伍配合四纵行动。暴动大军首先将县城团团包围,同时派兵扼守交通要道,割断电线,切断县城与外界联系,利用青纱帐和有利地形伏击增援之敌。城内简师学生张以镜、崔兰英等按县委指示,绘制了城内交通和敌人兵力分布图,交给了四纵。

七月下旬,四纵一部攻城。敌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激烈。八路军战士和抗联队员前赴后继,勇敢战斗,冒着连日大雨,轮番进攻,达两天一夜。由于敌人凭城固守,我方没有重武器,故伤亡较大。四纵领导决定停止攻城,围而不打,相机再战。

汉奸政府在外无援兵、联系中断的情况下,坐卧不宁,心惊胆颤,只好落荒而逃。七月三十日晨,伪警察局局长郭永年带伪警人员押着数十名“犯人”乘车向西突围逃窜。当逃至城西贾各庄时,被驻防在这一带的抗联三区队三百余人截击。因唯恐误伤我被捕人员,未能展开火力,致使敌趁机仓惶逃至北平。

七月三十一日清晨,四纵队一部和各路抗联队伍浩浩荡荡涌入县城。当日,蓟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王巍被任命为县长。抗日民主政府宣布取消一切苛捐杂税,没收汉奸特务的一切财产,学校开学上课,集市照常营业。人民第一次行使手中的权力而感到万分高兴和自豪。

蓟县城的攻克是八路军四纵和蓟县抗联的一个重大胜利,遂引起日本侵略军的极大震惊。他们慌忙从外地调来包括敌关东军、伪蒙古骑兵队、伪满洲队及伪军在内的优势兵力,对我军进行猖狂反扑。他们先以重兵压向县城及各镇,打开交通线,建立据点,然后对抗联实行分割、围剿。

八月二日,蒙古骑兵队分几路进犯蓟县。守城抗联进行抵抗,因敌来势凶猛,遂主动撤出。敌占县城及各镇后,立即向各地围剿。八月上旬,蒙古队一部扫荡盘山脚下的史各庄(现挂月庄),三十余户的房屋被烧成一片废墟,十一名未逃离的无辜村民被活活烧死。

抗联队伍撤出县城后,县委在城西的北后子峪村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不宜死守城镇,要分头游击活动,打击敌人。

在东部,十六总队驰骋于二区及遵化西部的广大地区。八月三日晨,蒙古队一百人从遵化向马伸桥“讨伐”。李子光、刘卓群率十六总队迎敌。抗联先在石门镇西的公路上设伏,敌遭突然袭击后,夺路插向路南大汪庄。十六总队又把大汪庄团团围住,轮番进攻,战斗整整打了一天。黄昏,敌突围逃跑。这次战斗毙敌三十余人,生俘日本兵两名,缴获枪支子弹若干。大汪庄战斗后,十六总队又一举拿下遵化县燕各庄伪警察分局,大部伪警投诚,参加十六总队。在对敌战斗中,十六总队迅速发展壮大,很快成为暴动队伍中的一支劲旅。

在州河两岸,十八总队与敌周旋战斗。他们在马伸桥镇西的姚铺、田菜庄一带伏击城里的汉奸队,又在马伸桥东的丁庄子战斗中毙敌十余名。八月中旬,日军兴安部队百余人在联队长带领下向驻溯河一带的十八总队扑来。为避免伤亡,队伍决定转移,由班长王海带领全班掩护撤退。战斗中,这个班毙敌二十余人,并击毙其联队长,我无一伤亡。

在蓟县西部,三区队先后在邦均、南营、小孙各庄、三百户等地伏击敌人,又到三河县境内的段甲岭,宝坻境内的新安镇与敌战斗,烧毁敌人汽车,拔除敌伪据点,给了敌人以较大的杀伤。

在蓟县东南部,县委书记王崇实领导的暴动队伍于八月十六日配合冀东东部抗联洪麟阁部一举攻克玉田县城。然后挥师回蓟,在别山镇与日本占领军石川部队展开战斗。十七日,我抗联一部被石川部队围困。当日夜,王崇实率一部支援被围部队突围,次日晨与日军发生激战。为争夺山头,王崇实身先士卒,勇猛冲杀,吸引了敌人火力。被围部队突围了,但是我党年轻的县委书记王崇实却英勇牺牲了。以后,这支暴动队伍在大队长王楫、参谋长吉养田带领下,在蓟运河沿岸继续与敌斗争。一次,抗联三十余人在班长王宝的带领下,到六区一带征收粮款时,在六道街村被上仓、别山之日伪军合围。抗联队员沉着应战,从早晨一直打到黄昏。子弹打光后,与敌肉搏,直到全部壮烈牺牲。此次战斗,敌我均有较大伤亡。

在蓟县西南部,商香阁领导的五总队主动出击,打击敌人。他们成功地破除了一些国民党武装、土匪武装妄图分化吞并五总队的诡计,保存和发展了抗日力量。

在蓟县南部,卜静安、李友梅、胡香圃领导的抗联也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八月二十五日,杀人成性的日军石川部队从别山奔袭上仓。抗联获悉,提前转移。石川恼羞成怒,对上仓无辜百姓惨下毒手,以枪杀、刺挑、刀铡、水溺等残忍手段,一次杀死我同胞三百七十四人。这就是触目惊心的上仓惨案。上仓暴动队伍满怀仇恨与敌战斗,誓为乡亲报仇。当时敌人想强渡蓟运河到西岸扫荡,抗联则凭河固守,利用大抬杆炮还击敌人,使敌不能前进。以后,这支队伍转战至三河县境内,遇到在那一带搞抗日工作的刘向道等人,即与石文远、孔照贵、贾秉斋、张朝瑞、王子青、李作东等领导的暴动队伍合编为“平三蓟密顺五县游击总队”。九月十八日,总队宣布成立,胡香圃任总队长、卜静安任副总队长,李友梅、刘向道也参加了总队领导工作。总队辖一千五百余人。

五、蓟县暴动队伍随四纵西撤

从一九三八年七月中旬到九月中旬的两个月内,我党在冀东发动的抗日武装大暴动以如火如荼之势,迅猛发展。在西起潮白河、东至山海关、南临渤海、北到长城的辽阔土地上,到处是红旗,遍地起刀枪。抗联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给日本侵略者和汉奸政府以沉重打击。

八月二十日,中共中央来电,庆贺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的胜利,庆贺四纵与抗联队伍胜利会师。为了对冀东各路抗联实行统一领导,整训队伍,长期坚持并建立根据地,四纵党委、冀热边特委于二十五日在遵化县铁厂镇召开了各路抗联负责人会议。在邓华、李运昌、李楚离等领导人主持下,会议确定了建立并长期坚持根据地的方针;决定整训抗联队伍;成立冀察热宁军区;并拟成立冀察热宁行政委员会。九月十日,中央来电,批准了铁厂会议决议,指示四纵以团、营为单位与抗联队伍合编,着手建立区、县政权。

但是,当时的局势是十分严峻的。敌人正以大规模的兵力对冀东扫荡、围剿。暴动队伍的兴起之快,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料,加之成分复杂,缺乏统一领导,纪律差,战斗力比较低。同时,以沦亡五年之久的冀东人民又非常贫困,队伍的给养发生了严重困难。面对这种局势,四纵党委、河北省委、冀热边特委尚缺乏在敌人深远后方创建根据地的经验,于是,九月下旬在丰润县九间房开会,决定四纵和抗联队伍全部西撤,到平西根据地整训,只留陈群、包森、单德贵三个小支队各二百余人坚持冀东的游击战争。

九间房会后,蓟县抗联队伍即开始准备西撤。九月末,县长王巍在上仓北的后秦各庄召开抗联负责人会议,传达西撤决定,动员队伍向北部山区集结。几天后,县长王巍、县委负责人李子光等又在遵化西部边境的西龙虎峪村召开各路抗联负责人会议,动员抗联跟随四纵一起西撤。

十月初,四纵两个团前来蓟县接应,抗联十六总队、十八总队、三区队、五总队一部、县政府特务大队、教导队等共五千余人开始沿北部山区小路西行。

西撤是十分仓促的。当时,既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也没有来得及进行严密的组织工作,更没有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和善后工作。绝大多数农民出身的抗联战士是怀着保卫家乡、求得自身解放的愿望起来抗日的。这时,突然让他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实难使他们自觉接受。行军中,沿途群众支应不起,部队吃、住失去保障。时值深秋,大部战士尚着单衣,加剧了他们的思乡之念。敌人趁我西撤之机,集中了大量兵力围追堵截。为避开敌人的袭击轰炸,我军只好夜行晓宿,进度很慢。大约半月以后,队伍行进到平北赤城县境,恰逢中秋佳节。领导决定休息一天,改善伙食,并再做一次去平西的思想动员工作。不料,将开午饭时,敌人袭来,部队只好把饭菜丢下,迅速转移。经过几天行军,抗联摆脱了敌人追击,到达昌平县明十三陵以北的得胜口,再有一天一夜的行军,便可进入平西根据地境内的淤泥坑。就在这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严重事件。少数混入抗联的投机分子,以“回冀东抗日”为借口,造谣惑众,挑拨是非。在这种情况下,队伍只好停下来,做说服工作,但成效甚微。最后,只好提出两条方案让大家选择:一是肯定当晚从南口南过平张铁路就到达平西根据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保证仍回冀东,作为坚持冀东的骨干;二是马上回去,这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功败垂成。结果只有二百余人于当晚胜利到达目的地平西根据地。

西撤使党领导的蓟县抗日武装大暴动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十分令人痛心。但是,“吃一堑,长一智”,县委、全体党员及广大抗日积极分子正是从挫折中吸取了教训,学到了本事,锻炼得更加成熟、坚强。胜利到达平西的抗联中坚通过学习、整训,觉悟迅速提高,成了后来我党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优秀领导者和骨干分子。他们很快回到蓟县、冀东,领导人民开始了新的斗争。

六、暴动队伍成员返回蓟县与创建盘山抗日根据地

在四纵挺进冀东期间,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和晋察冀军区,多次明确电示,要坚定执行创建敌后根据地的任务。一九三八年七月底,四纵主力攻占蓟县县城之后,刘少奇、聂荣臻先后电示,宋邓部队应先在蓟县、平谷、密云一带加紧工作,创建根据地,逐渐向东南方向伸展,与丰润、玉田、滦县、乐亭一带游击队打成一片。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县委负责人李子光按照省委指示,带王坤载、冀扶朽、陈富轩、刘云丰、王凯臣等人从平西返回蓟县,开始恢复党的组织和开展抗日工作。他们积极寻找失掉联系的党员和暴动队伍旧部,在群众中秘密地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到第二年夏青纱帐起时,陈富轩先后在蓟县东部的太平庄、六百户、东马坊、穿芳峪和玉田县的金庄子、遵化县的孟家铺等地,重新组建了党支部或党小组。王凯臣在县城及附近村庄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刘云丰在盘山、下营一带山区恢复、发展了党的组织。李子光恢复了县城城南一带及四区桑梓、马坊、黄旗庄一带的党组织。各地党组织恢复后,按上级指示积极建立群众组织,发展抗日力量。抗日小组相继建立,救国会、农会再次兴起。李子光等人还恢复建立了太平庄、贾各庄、五百户、西北山头、东马坊等地的秘密交通站,并与坚持在冀东西部的八路军四纵第三支队取得了联系。

四纵西撤平西留下的三个支队,一直坚持在冀东斗争。其中第三支队二百余人,一直活跃在蓟县、平谷、兴隆一带山区,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一面反击敌人的围剿,一面发动群众抗日。

从一九三九年秋季开始,蓟县的抗战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九月中旬,西撤平西受训的队伍按上级指示组成蓟平三支队、蓟遵兴支队及蓟遵兴地方工作团,返抵蓟县盘山,与坚持盘山的抗日队伍会师。这支经过训练和整顿的队伍为盘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准备了领导和骨干力量。

当时的盘山地区,栖居着十几股土匪。他们以抗日为名,为非作歹,人民深受其害。特别是以蒋德翠、白老八为首的几个匪伙,横行霸道,敲诈勒索,奸淫妇女,伤人害命,甚至袭击我军政工作人员,破坏抗日。包森、李子光首先对他们进行了争取、教育工作,只要他们改邪归正,回到抗日道路上来,就既往不咎。但是,蒋德翠、白老八劣性不改,拒绝我军劝告,甚至破坏我八路军声誉,向老百姓征粮索款,实属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安定抗日秩序。于是,包森、李子光下令八路军二总队将蒋德翠、白老八捉拿归案,召开群众大会,列数其罪行处决。与此同时,王少奇、夏德元领导的蓟遵兴支队在盘山北部山区镇压了刘德彪、蔡老五等十几个土匪头子。匪首一灭,盘山地区广大群众拍手称快,抗日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匪队伍则被八路军收编,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在匪患基本肃清,抗日秩序初步稳定之后,包森、李子光、王少奇等人决定按上级指示整顿部队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一九四零年四月十五日,他们在盘山梁庄子西沟召开了军政干部会议,决定把蓟遵兴支队、蓟平三支队,合并为六总队,总队长王化一、教导员王文,并成立了六总队特务连,连长贾子华,指导员谭仲玉。是日,冀东西部根据地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蓟平密联合县诞生。联合县成立大会在梁庄子举行。县委书记李子光,县长张耀东。联合县下设两个区级单位:盘山直属区和西北办事处。直属区书记李正斋,区长王克兴。办事处书记江东,主任刘云峰。直属区根据斗争需要,把盘山圈内的二十多个居民点上的八十多户人家统划为一个行政村,定名“联合村”,并建立了村政权。这是冀东西部根据地的第一个抗日基层政权。

蓟平密联合县的成立标志着盘山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形成。从此,根据地党政军三位一体,开始了有计划的巩固老区、开辟新区的斗争。

一九三八年蓟县抗日武装大暴动主要组织者和各路暴动队伍负责人名单

一、蓟县抗日武装大暴动的主要组织者:

李子光:原名贾一中,蓟县西山北头村人,一九二六年在绥远《西北实业日报》当编辑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冀东西部党的创建人,蓟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九三八年冀东西部抗日武装大暴动的主要领导人,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暴动时任蓟县抗日救国会武装部长、蓟县抗联第十六总队政治主任。建国后,任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

王崇实:蓟县门庄子人,一九三三年在唐山煤矿工作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十八岁。暴动时任蓟县抗日救国会组织部长、冀东抗联第五总队政治主任、蓟县县委书记。一九三八年八月牺牲,年仅二十三岁。

王少奇:原名王季如,河北省香河县城关人,一九三六年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平医学院肄业生,参加过北平“一二九”运动。暴动时任蓟县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一九四四年十月,时任冀东军区卫生部长兼政委时与日作战中牺牲,时年三十二岁。

卜荣久:原名卜汝宣,蓟县板桥村人,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平中国大学毕业生。暴动时任蓟县抗日救国会总会主任。一九四四年十月任中共冀热边行署秘书长时与日作战中牺牲,时年三十六岁。

陈富轩:原名陈余,遵化县黄各庄村人,滦县师范附小毕业,中共党员。暴动时任龙山小学教员、太平庄村抗日救国会负责人。一九四一年三月任遵化县委组织部长时与日伪军作战中以身殉国,年仅二十七岁。

徐智甫:原名徐睿,蓟县周官屯村人,河北省通县师范毕业,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香河师范、龙山小学教书。暴动时任蓟县抗日救国会领导成员。一九四零年八月任昌延联合县县委书记时与敌作战中牺牲,时年三十三岁。

贾铁林:原名贾润之,蓟县西山北头村人,暴动时任抗日救国会组织干事。

王崇厚:原名王坤载,蓟县门庄子村人,中共党员,小学教员,暴动时任蓟县抗日救国会领导成员。

张铁华:化名铁华,蓟县溵溜镇后大岭村人,暴动时任蓟县抗日救国会领导成员。

   力:原名马久孚,蓟县马家崖村人,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暴动时任蓟县抗日救国会领导成员。建国后,曾任河北省副省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贵州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白砥中:原名白宝泉、化名张士毅,蓟县下仓西焦庄村人,一九三七年肄业于北平中国大学,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暴动时任七区抗日救国会主任。一九四七年四月任辽西专员兼锦州市长时与敌作战中牺牲,时年三十四岁。

王建国:原名王俊明、字景轩,蓟县塔院村人,开明士绅。暴动时任抗联三区队总队长,解放后任蓟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商香阁:蓟县公乐亭村人,辽西义勇军战士,暴动时任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总队长。一九三八年十月牺牲,时年三十岁。

卜静安:原名卜占台,蓟县板桥村人,暴动时任五区救国会负责人,一九三九年十月在通州英勇就义,时年三十八岁。

丁振军:原名丁凯,河北滦县坨子头村人,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七年任京东特委委员。暴动时任冀东抗日联军第四纵队政治主任。一九四四年十月担任冀热边特委、第四地委书记兼专属专员时与敌作战中牺牲。时年三十一岁。

   甦:晋察冀军区八路军第四纵队侦查参谋。

   巍:原名卜一禹,朝鲜人,国际主义战士。曾任八路军四纵队民运部长,抗联和蓟县抗日暴动队伍攻下蓟县城后,任蓟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国革命胜利后归国。

二、蓟县抗日武装大暴动各路暴动队伍负责人:

(一九三八年蓟县区划为八个行政区)

一区(城关地区)

冀东蓟县抗联五总队

总队长:商香阁

政治主任:王崇实

二区(马伸桥地区)

抗联十六总队

总队长:刘卓群(龙山小学体育教师、北平师大学生)

政治主任:李子光

副总队长:夏德元(蓟县宋家营王官屯人,一九四二年初,在突围战中牺牲,时年四十岁)

政治副主任:徐智甫

下设三个大队、一个特务队

一大队长:马荣贵

二大队长:林宝祥

三大队长:刘云丰

特务队长:杨一晨

十七总队(后合编为十六总队

总队长:廖广荣(原名赵建华)

政治主任:王梦龙

抗联十八总队:

总队长:王济川(原名王森,龙山完小校长)

政治主任:王 磊(原名王作勋,蓟县溯河村人,北平中国大学学生)

副总队长:周树藩(蓟县下埝头村人,蓟县二区下埝头村甲长

参谋长:张子丰(龙王庙完小校长)

党务工作:张筱蓬(原名张源,中共党员,小学教员)

下辖四个大队

一大队长:刘汉英(十三甲甲长兼民团队长)

教导员:王恕吾

二大队长: 赵殿甲(原名薛昭,蓟县二区下埝头村甲民团队长)

教导员:廖益之(化名王克兴,蓟县人,暴动时任二区救国会领导成员,蓟宝三联合县秘书)

三大队长:刘尽忠(又名刘警中,蓟县马伸桥牛各庄村人,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二日,率部队在青山一带与敌激战中牺牲,时年三十二岁)

四大队长:(不详)

  

三区(邦均地区)

抗联三区队

区队长:王建国

政治主任:冀扶朽(中共党员、小学教员,武装委员)

参谋长:苏

下设三个大队、一个骑兵队

一大队长:白崇武(蓟县塔院村人)

二大队长:白老四(蓟县塔院村人)

三大队长:张克增(蓟县卢家峪村人)

骑兵队长:纪  

四区(侯家营地区)

抗日暴动队伍负责人

王学黎:(蓟县前牛宫村人,宝蓟中学毕业,暴动时任四区救国会负责人,后任蓟遵兴联合县县长)

   才:(宝蓟中学毕业)

五区(上仓地区)

上仓抗联五总队

总队长:胡香圃(原名胡玉芬,蓟县北王庄村人,暴动时任五区民团团总。一九四一年与敌作战时牺牲,时年五十二岁)

政治主任:李友梅(原名慕羽,暴动时任五区救国会负责人)

副总队长:卜静安

下辖三个大队、一个特务队

一大队长:胡元凯

二大队长:马子聪

三大队长:朱宝章

特务队队长:老叶(姓名不详)

七区(下仓地区)

抗联六总队

负责人:白砥中

负责人:郝希武(蓟县下仓人,蓟县简易师范毕业,小学教员,中共党员。暴动时任蓟县下仓救国会领导成员,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系主任)

负责人:王 楫

下设四个大队、一个特务连

  

中共中央、毛泽东、刘少奇等同志

关于开创冀东根据地的指示和电报(摘录)

中央政治局陕北洛川扩大会议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红军可出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

宋、邓部队应先在蓟县、平谷一带加紧工作

(一九三八年八月六日)

鸣之兄:

边区来电云:宋、邓部队应先在蓟县、平谷、密云一带加紧工作,创立根据地,.

应有高度克服困难的精神去创建冀热察根据地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聂转宋、邓及冀东特委各同志:

甲、有全国坚持抗战有利形势与华北普遍的游击战争,加以八路军远近距离的配合,有广大群众的拥护,有雾灵山、燕山、五龙山东西千余里之大山脉便于回旋,冀东地方党有相当基础。根据以上各种条件,创造冀热察边区根据地,创造相当大的军队,是有可能的。……

中央军委关于在冀热边区创造根据地的指示

(一九三八年)

聂、宋、邓冀热边区委:

一、在冀热边区创造抗日根据地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宋、邓纵队与冀热边区全体同志…….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领导、冀东地区领导题词

           蓟州区老区建设促进会   高志刚

                    2017524